➤近20年间,村民在石头当中造出了1000多亩水田,解决了全村吃饭问题。1997年经媒体报道后,大关村成为全省典型,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坚忍不拔、苦干实干”的“大关精神”被广为宣传 ➤在石板井村,曾经为吃饱肚子冒着坐牢风险的陈高忠,如今已是儿孙满堂的耄耋老人。“现在的日子,比过去好几百倍还不止。” ➤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,三个村解决温饱问题可以凭苦干敢干,但乡村振兴的任务更宏大,要适应广阔市场、适应产业发展,还需要巧干,更多需要村庄依靠自己的内生动力,摸索自己的道路 从300米高空的无人机视角俯瞰,麻怀村有点像一条鱼的形状。鱼头的位置,有一条隧道。 驱车通过这条长216米、宽4米、高5米的隧道,只需短短30多秒,但却凝聚着当地村民15年的艰辛努力。 在岩石裸露、石漠地质密布的贵州省,黔南地区的罗甸县大关村、麻怀村和黔中地区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(下称“关岭县”)顶云街道石板井村,是感动全省、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的乡村。 某种程度上,三个村是我国部分乡村的缩影。三个村因何出名?在时代长河中发展现状如何?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,三个村遇到哪些挑战,面临什么样的抉择,下一步如何突围?带着这些问题,《瞭望》新闻周刊记者对三个村进行了实地走访。
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顶云街道矗立着“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”标志(6月23日摄) 段羡菊摄/本刊
苦干敢干创出“顶云经验”
贵州,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。
黔南麻山地带在本世纪初是贵州的“贫中之贫”。大关村位于麻山腹地,从罗甸县城出发,沿着从山岩上开凿出来、会车困难的盘山公路,需行车近一个小时。临近大关村所在地,只见山挤着山,看不见一块像样的平地。山上,是密密麻麻的石灰岩,树木从石缝中倔强地向外长。 “曾经的大关村,土地资源匮乏、缺水少粮,村民填不饱肚子。”大关村党总支副书记严文发告诉记者,从上世纪80年代起,大关村原村支书何元亮带领村民抠出千年土、劈开万年石,在山间舍命造田。 田间地头不时可见造田之碑,这在其他乡村极其少见:村民王明光投工600多个,被炸成重伤,造田0.7亩,他造的田被命名为“血田”;村民王明华因无钱购买炸药,靠火烧水浇开顽石,投工150多个,从石缝中掏出3分田,被命名为“火烧田”;村民王明学一家三代投工530余个,造出的0.6亩水田被命名为“老少田”……
凭着对生存的渴望与不屈服于命运的苦干,近20年间,村民在石头当中造出了1000多亩水田,解决了全村吃饭问题。1997年经媒体报道后,村子成为全省典型,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坚忍不拔、苦干实干”的“大关精神”被广为宣传。 罗甸县沫阳镇麻怀村,曾是困在山窝窝里的贫困村,因为一条隧道而感动了外部世界。麻怀村村委会副主任袁端胜向本刊记者回忆,小时上学早上五六点就得出发,走慢了还会迟到,耽误不少事。村民出村翻山时,家家户户都曾有牛羊在山路摔死。 从1999年开始,麻怀村村民开始挖山修隧道。经过十余年艰苦努力,数次开工,村民使用锤子、钢钎、錾子等原始工具,硬生生地将大山凿穿。从一开始仅能通摩托车,到能通汽车,麻怀村村民开凿出了一条长216米、宽4米、高5米的隧道。 实地走进,弯弯曲曲的隧道表明它并未经专门的设计勘探,虽然已用混凝土加固。“挖隧道前,有人发现山那边池塘中的水从山的另一边流出了,于是村民顺着出水的石洞挖出了隧道。”小时参与劳动的袁端胜回忆。 被质疑“不知天高地厚疯女人”的农妇邓迎香,抡起铁锤“接力”带着村民开挖隧道,后来担任村支书的她被称为“当代女愚公”。“不等不靠、敢想敢干、齐心协力、攻坚克难”——“麻怀干劲”在贵州成为激励奋斗的英雄主义精神。 1978年之前,关岭县顶云公社石板井大队(今顶云街道石板井村)为吃饭发愁。“当时几乎家家吃不饱,户户住茅屋。”时任生产队长、现已84岁高龄的陈高忠老人回忆道。 “与其饿死,不如拼一把。”1978年初,为了让大伙吃饱饭,由陈高忠首倡,冒着坐牢风险实践“定产到组、超产奖励”,村民不再吃“大锅饭”,次年就解决了吃饭问题。 “顶云经验”拉开了贵州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幕,石板井村成了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的“顶云经验”发源地。大关村“血田”造田碑(6月9日摄) 段羡菊摄/本刊
尽管出了名,受自然环境和历史因素影响,脱贫攻坚以前,三个村仍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摆脱绝对贫困。 统计数据显示,2014年,大关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391户1634人,贫困发生率41.6%;不到300户人的麻怀村,贫困发生率一度超过20%;即使是离县城近、条件较好的石板井村,仍有不少贫困人口。 近年来,在脱贫攻坚的强力推动下,三个村的水、电、路、讯、房等基础设施加速完善,2020年底全都实现了绝对贫困人口“清零”目标。 易地搬迁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政策手段。罗甸县有超过150个自然寨的近4万移民搬出大山,住进了玉都家园等13个安置点,其中包括大关村的249户1050人。 大山里的大关村,民房或三三两两散落山间,或十几户、几十户成寨。村庄周围皆是莽莽大山。在国家政策推动和当地大力保护下,石漠地质上如今大部分都有植被覆盖。这些一望无际的林木,也能为大关村村民带来收入。 目前,大关村有2.8万余亩林地被纳入国家公益林,每亩公益林每年有14.5元的补偿。近年来,大关村修建了养猪场,还开始种桑养蚕。 曾经阻挡麻怀村的大山被凿穿,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从村里穿过。如今,村里不但成立了劳务公司,还尝试发展了鹌鹑养殖、辣椒种植加工、生猪养殖,推出了“迎香牌”辣椒酱。 袁端胜曾多年在外打工,在邓迎香动员下,回到了麻怀村,成为一名年轻的村干部。“自己赚一百万也没用,带动不了老百姓。”他说,自己富了还要带动更多人致富。他在麻怀村开办了生猪养殖基地,养殖规模一度到1000头左右。 高速路在村里没有匝道口,麻怀村人开凿出来的隧道,仍是进出村的重要通道。在麻怀隧道入口处,贵州省有关部门在此建了一个学习“麻怀干劲”的教育培训基地,对全村发展起到带动作用。 在石板井村,曾经为吃饱肚子冒着坐牢风险的陈高忠,如今已是儿孙满堂的耄耋老人。“现在的日子,比过去好几百倍还不止。”他对本刊记者感慨道,现在家里住的是小洋楼,孙子在城里工作,“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过日子,每天走着玩、当当宣传员”。 走进石板井村,很多村民都修起了西式小洋楼,经过村容美化的村庄,显得干净整洁。 阳光照耀、蓝天白云下,池塘、步道、亭子,群山环绕的麻怀村一处处乡村旅游设施已初见雏形。 如今,三个村都建了自己的陈列室,迎接外来的参观者。大关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,本村的展览已经基本废弃,罗甸县把它的事迹合并放到了麻怀村陈列室。麻怀村农民凿穿大山,开通隧道(6月9日摄) 段羡菊摄/本刊
虽然因为过去的荣誉形成一定的资源优势,但从乡村振兴战略的角度衡量,三村依然需要爬坡越坎,实现突围。 在三个村,打工收入仍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。产业虽有发展,但基础仍然薄弱。 本刊记者走访发现,大关村当年劈石所造的1000余亩水田,除了坡度较低、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,现在大部分被改为了种植玉米的旱地。当时造田下面铺的石头,只有50厘米左右的土,保水性差,不能长时间存水,难以种植水稻。 “一个星期不下雨的话水稻就枯了。”采访中,严文发告诉记者,由于特殊地貌,当地水源不足,种植水稻主要靠“望天水”,加上外出打工人多,村里劳动力不足,水稻种植的比较效益也不高,如今种的人少了。 村里正谋划争取国家政策,将因为村庄合并而来的约8000亩新增林木纳入公益林,并尝试发展林下经济。除了已开始的种桑养蚕,村里还准备扩大生猪养殖规模。 2021年上半年,贵州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陆续返回原单位,取而代之的是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。驻大关村新工作队第一书记陈跃华,来自黔南州农业农村局,身为高级农艺师的他,在走村串户中已经感受到村民的“两难心态”——“打工在城里犯乡愁,回到村里犯钱愁”。“我觉得肩上的使命不轻。”陈跃华说。 本刊记者到达麻怀村当天,新派驻的工作队员带上泉水到城里去检测水质。麻怀村打算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开发矿泉水。这个想法早已有之,但由于村民养猪养鸡,几年前取样检测时大肠杆菌超标。近年来,养殖户减少,村里打算再次送水样去检测,如果检测合格,生产矿泉水的夙愿有望实现。 袁端胜还记得,自己外出打工时,母亲在村口徘徊时的心酸和无奈。回乡创业、担任村干部后,他更懂得“让村民在家也有甜头盼头”这句话的重要性和艰巨性。 “乡村振兴,需要寻找突破口。”驻石板井村的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张骏琪说。他的初步想法是“拿土地做文章”,建立农旅一体的田园研学基地。现在要在产业规模化上做文章,需要适当整合土地,实现统一规划发展。他还设想发动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。 “过去一招就能解决吃饭问题,现在乡村振兴怎么办?前不久,省里到石板井村考察时,提出了这个问题。”关岭县委书记韦朝虎对本刊记者说,乡村振兴要传承顶云改革经验,敢闯敢干。关岭县在稳定11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,抓好关岭牛等产业发展;全县乡村遍布的石漠化山岭过去不值钱,但光伏发电却有优势,未来“碳中和”发展潜力大。来源:《瞭望》新闻周刊2021年第37期
统筹:张烈烈
编审:代芹涟
微编:徐诗沅“贵州改革”微信2021年第256期(总第1730期)
▌2021年9月13日